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回复: 0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使用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0

回帖

37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37
发表于 昨天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使用方法
  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土壤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的仪器。它主要用于测定新拌混凝土中氯离子浓度,以避免钢筋过早锈蚀。以下是详细的使用方法:
  一、准备工作
  1.安装与检查:
    确保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已经安装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准备标准溶液:选择与待测样品氯离子含量相近的标准溶液,作为校准用的标准样。
    准备工具:准备一些常用的实验室工具,如移液管、容量瓶等。
  2.电极活化:
    取出氯离子电极放在10^-3 MOL/L的溶液中活化1小时。
    玻璃电极放在KCl溶液中活化1小时。
  二、校准步骤
  1.校准零点:
    将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的电极插入标准溶液中,调整仪器参数,使仪器显示零点。
    记录下此时的零点值。
  2.校准斜率:
    用另一个已知氯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进行校准斜率。
    将电极插入标准溶液中,调整仪器参数,使仪器显示该标准溶液的氯离子浓度。
    记录下此时的浓度值和对应的仪器读数。
    根据斜率公式计算斜率值。
  3.校准截距:
    根据零点和斜率值,计算截距值。截距值是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在零点处的偏差。
  4.校准结果验证:
    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对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进行验证。
    比较实际浓度与仪器读数的差异,验证校准结果的准确性。
  三、测量步骤
  1.设置参数:
    进入图1.1页面,按向上向下按键选择需要设置的参数,如标定浓度、基本参数、时间日期、搅拌速度等。
    按确认键进入相应的设置页面,调整参数后按确认键保存。
  2.清洗电极:
    将活化好的电极置于清洗瓶中,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清洗后的水倒掉。
  3.标准浓度校准:
    打开设备,点击菜单下的标准浓度校准选项,确认标准溶液的个数为两种。
    放入对应的标准溶液,按向上向下键选择对应的浓度设置按确认键进行标定。
    完成两次校准测量后,校准曲线图中出现一条直线,即完成了电极的校准。
  4.试样准备:
    对校准后的电极进行三次清洗并用滤纸擦干。
    设置好试样重量(g)、溶液体积(ml)。此处所用试样重量即粉末试样的净重,溶液体积即为稀释用的水的体积。
    每个待测样品在测试之间,应该适量添加电极稳定液(1~2ml),此步骤与电极标定之前,往标准溶液中添加电极稳定液同时进行,并且尽量保证一次实验过程中往每个溶液瓶中添加的电极稳定液的量相同。
  5.试样测量:
    试样信息输入后,点击确认即可自动进行任务测量。等待2分钟,测试完成。
    对于多个试样,仪器可进行连续测量。测量之间要对电极进行三次清洗。
    试样测量时需要均匀晃动试样溶液,或将试样溶液放置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测量。
    同一个测试对象不能连续测量。如果需要连续测量需将溶液封闭静停3小时以上或磁力搅拌30分钟以上。
  6.数据处理:
    要得到准确测量数据,在实际测量时,做好能使待测溶液的氯离子浓度不超过或相近于校准溶液的浓度范围。
    如用户待测溶液的氯离子浓度远离校准电极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请您调整待测试样的原始重量与配入水的比例,使测量出的氯离子浓度范围包含在电极校准时的标准溶液浓度范围之内。
    取误差在20%以内的三个平行试样的平均值作为待测试样中的氯离子含量值。
  四、注意事项
  1.标准溶液的纯度和准确性:
    在进行校准时,要确保标准溶液的纯度和准确性,以保证校准结果的可靠性。
  2.记录与保存数据:
    在每次校准后,要及时记录下校准结果,并保存好相关数据。
  3.仪器维护与保养:
    如果发现仪器存在偏差或误差较大时,要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部件,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电极保存:
    长期不用则可用帽套套在电极头干放保存,使用前需将氯离子电极泡在10^-3 NACL溶液中活化1小时,玻璃电极放在KCl溶液中活化1小时。
    若经常使用每天使用后擦干即可,用前活化一小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氯离子含量快速测定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03:28 , Processed in 0.02828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