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的检测方法多样,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银离子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及毛细管电泳法,各方法原理、步骤及特点如下: - 气相色谱法(GC):
- 原理:通过极性毛细管柱将顺、反式脂肪酸分离并测定。GC法是我国国标和AOCS标准中使用较多的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高分离度的特点。
- 步骤:样品经过甲酯化处理后,使用长100m的氰丙基硅氧烷柱(如SP 2560或CP Sil 88)进行分离,反式异构体在顺式异构体前流出。
- 特点:适用于人工反式脂肪酸的检测,近年来离子液体色谱柱(如SLB-IL111)的引入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
- 红外光谱法(IR):
- 原理:利用非共轭反式双键在红外966 cm⁻¹处有最大吸收峰的特性进行测定,峰面积与浓度呈线性关系。
- 步骤:将油脂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在900-1050 cm⁻¹波数范围内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 特点:快速方便,适用于测定5%以上反式脂肪酸的油样。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及负二阶导数法能解决共轭双键、游离羧基和甘油羟基的干扰,测到含量<1%的反式脂肪酸。
- 银离子色谱法(Ag+-TLC/Ag+-HPLC):
- 原理:Ag+对双键的络合强度随双键数而增强,随链长而减弱,据此可分析脂肪酸的顺、反异构体。
- 步骤:Ag+-TLC将顺、反式脂肪酸分离成不同谱带,用溶剂萃取后再定量;Ag+-HPLC则直接用于顺、反式不饱和脂肪酸的分离。
- 特点:适用于天然反式脂肪酸的检测,尤其是乳脂中复杂的共轭反式脂肪酸成分。Ag+-HPLC相比Ag+-TLC具有更高的分离度和操作便捷性。
-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 原理:结合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和质谱的定性能力,对反式脂肪酸进行准确测定。
- 步骤:样品经过甲酯化处理后,使用气相色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 特点: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和较高的检测水平,且不会降解目标分析物。适用于复杂样品中反式脂肪酸的检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