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回复: 0

浮游菌采样器操作规程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2

回帖

44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44
发表于 2025-7-7 08:4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操作前准备
  • 设备检查
    • 确认采样器外观无破损,电源线、电池电量充足,流量计、定时器功能正常。
    • 检查采样头、培养皿等配件是否灭菌并干燥备用。
    • 采样器外壳及采样口需用75%酒精擦拭或紫外灯照射消毒,避免交叉污染。
  • 培养基准备
    • 选用适宜培养基(如血琼脂平板或营养琼脂平板),灌注至培养皿中,冷却凝固后贴上标签,标注日期、地点等信息。
    • 培养基需提前预培养(如30-35℃培养48小时),确证无菌后使用。
  • 环境要求
    • 采样环境需满足温湿度(10-55℃,相对湿度10-90%RH)、大气压力(80-110kPa)等条件。
    • 洁净室内采样时,需确保净化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单向流测试需运行≥10分钟,非单向流≥30分钟)。
    • 采样点应避开强风、气流扰动或人员频繁走动区域,测点高度离地面0.8-1.5米(略高于操作台面)。

二、操作步骤
  • 安装培养皿
    • 打开无菌培养皿,将采样头轻轻放置于培养基表面,确保气流路径正对培养基中心,避免直接冲击。
    • 调节采样器缝隙高度,使狭缝与培养基保持2mm距离(部分型号需调整定位杆使刻线与培养基平齐)。
  • 参数设置
    • 采样流量:根据标准设定为100L/min(或按设备要求调整)。
    • 采样时间:通常为5分钟至1小时,具体根据环境和标准要求设定。
    • 采样量计算:采样量(L)= 流量(L/min)× 时间(min),每次采样量需根据洁净度级别调整。
    • 其他参数:设置采样延迟时间(0-3秒)、背光延迟时间(0-256秒)、采样次数等(部分型号支持定时启动功能)。
  • 启动采样
    • 按下“采样”键,设备自动运行,计时器开始计时。
    • 采样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离开现场,避免人体携带的微生物干扰结果。
    • 采样结束后,设备自动停止并发出提示音,或手动按“停止”键终止采样。
  • 采样后处理
    • 轻取培养皿,立即盖上皿盖并密封,避免污染。
    • 将培养皿放入恒温培养箱(30-35℃)培养24-48小时,观察菌落形成情况。
    • 统计菌落数目,计算单位体积空气中的浮游菌浓度(CFU/m³),并记录采样位置、时间、环境条件等详细信息。

三、操作注意事项
  • 无菌原则
    • 全程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采样器、培养皿及操作平台需严格消毒。
    • 操作人员需穿戴符合洁净级别的洁净服,双手用75%酒精消毒。
  • 设备维护
    • 定期检查设备稳定性,清洁采样口及外壳,必要时更换滤膜或消毒采样头。
    • 电池管理:保持电量充足,避免低电量时采样(部分型号电量低时禁止操作)。
    • 仪器标定:每年返厂标定一次,确保计量准确性。
  • 数据管理
    • 采样数据自动保存(包括用户名、采样区域、日期时间、流量、体积等),支持U盘导出(.csv格式)。
    • 定期清理历史数据(如输入密码“7557”清除全部记录),避免存储溢出。
  • 异常处理
    • 若采样过程中流量不稳定或设备报警,需立即停止采样并检查原因(如滤膜堵塞、电池故障等)。
    • 培养皿若出现变质、破损或污染,需立即更换,不得使用。

四、维护与保养
  • 日常清洁
    • 每次采样结束后,用软布擦拭设备外壳,避免使用腐蚀性清洁剂。
    • 采样头及培养皿座需定期拆卸清洗,确保无残留物。
  • 长期存放
    • 设备应存放于干燥、通风、无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相对湿度≤90%。
    • 长期不用时,需定期通电运行,避免电池老化或部件受潮。
  • 运输要求
    • 运输时需使用专用包装箱,四周填充缓冲材料,避免震动或碰撞。
    • 显示屏等易损部件需特别保护,防止碎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3 19:50 , Processed in 0.0293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