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6|回复: 0

DLS分析仪的粒度可测范围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4-11-21 08:49
  • 签到天数: 51 天

    [LV.5]常住居民I

    287

    主题

    173

    回帖

    1875

    积分

    版主

    积分
    1875
    发表于 2025-5-9 11:5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分散体系中颗粒粒度分布的仪器,其粒度可测范围通常在纳米到微米级别,不过不同型号和厂家生产的DLS分析仪粒度可测范围会有所差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一、常见粒度可测范围
      一般来说,大多数商业化的DLS分析仪能够测量的颗粒粒度范围大致在0.3纳米到10微米之间。其中,对于较小的颗粒,一些高性能的仪器可以检测到低至0.1纳米甚至更小的尺寸;而对于较大颗粒,部分仪器也能测量到接近20微米的情况,但这已经超出了DLS技术较为理想的应用范围。
      二、影响粒度可测范围的因素
      1.散射光强度:颗粒越小,散射光强度越弱。当颗粒小到一定程度时,散射光信号可能淹没在背景噪声中,导致仪器难以准确检测和分析,从而限制了可测的最小粒度。一般来说,当颗粒粒径小于仪器检测下限(通常为0.3纳米左右)时,散射光过于微弱,无法获得可靠的散射数据。
      2.布朗运动:DLS技术基于颗粒的布朗运动来分析粒度。颗粒越大,布朗运动越缓慢,导致散射光的波动频率降低。当颗粒尺寸过大时,散射光的波动信号可能变得非常缓慢,超出了仪器的检测能力范围,同时也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如重力沉降等)的干扰,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所以通常最大可测粒度在10微米左右。
      3.仪器硬件性能:包括光源的强度和稳定性、探测器的灵敏度、光学系统的分辨率等。高性能的光源可以提供更强的散射光信号,高灵敏度的探测器能够检测到更微弱的散射光,而高分辨率的光学系统则可以更准确地分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这些因素都有助于扩大仪器的粒度可测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样品特性和测量需求选择合适粒度可测范围的DLS分析仪,同时要注意仪器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可能会随着粒度接近测量范围边界而有所下降。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5 11:14 , Processed in 0.02959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