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回复: 0

红外碳硫分析仪是如何分析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0

回帖

36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36
发表于 昨天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外碳硫分析仪的分析过程基于红外吸收光谱法,通过样品燃烧转化、气体净化、红外检测和数据计算四个核心步骤,实现对碳(C)和硫(S)元素含量的精准测定。以下是具体分析流程的详细拆解:
  一、样品燃烧:将碳硫转化为气体产物
  样品准备
  固体样品(如金属、矿石)需研磨成均匀粉末(粒度通常≤0.15mm),确保燃烧充分;液体样品可直接注入燃烧池或吸附在惰性载体上。
  称取一定质量(通常0.1-0.5g,视碳硫含量调整)的样品,放入燃烧坩埚中,加入助燃剂(如钨粒、锡粒,用于降低燃烧温度、促进完全燃烧,尤其对高熔点样品)。
  高温燃烧
  样品被送入燃烧系统(高频感应炉或管式炉),在纯氧环境(氧气纯度≥99.99%)中高温燃烧:
  高频感应炉:利用高频电磁场(通常1-3MHz)使导电样品(如钢铁、合金)自身感应生热,温度可达2000-2500℃,瞬间点燃样品。
  管式炉:通过电阻丝加热至预设温度(800-1500℃),适用于非导电样品(如矿石、陶瓷),样品在氧气流中逐步燃烧。
  化学反应:样品中的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CO₂),硫被氧化为二氧化硫(SO₂)(若氧气过量,部分硫可能生成三氧化硫SO₃,需通过催化剂转化为SO₂)。
  例:C+O₂→CO₂↑;4FeS+7O₂→2Fe₂O₃+4SO₂↑。
  二、气体净化:去除干扰物质
  燃烧产生的气体混合物(含CO₂、SO₂、未反应的O₂、水分、粉尘及少量干扰气体如CO、H₂等)需经过净化处理,避免影响后续红外检测:
  除尘:通过过滤器(如玻璃棉、陶瓷滤芯)去除燃烧产生的烟尘、金属氧化物颗粒,防止堵塞管路或污染检测池。
  脱水:利用干燥剂(如高氯酸镁、分子筛)吸收气体中的水分(H₂O对红外光有吸收,会干扰CO₂和SO₂的检测)。
  除干扰气:通过催化剂(如活性碳、铂网)将CO转化为CO₂,消除其对碳元素检测的干扰;部分机型会去除NOx等其他酸性气体。
  三、红外检测:利用特征吸收测定浓度
  净化后的气体(主要含CO₂、SO₂和O₂)进入红外检测系统,基于分子对特定波长红外光的选择性吸收原理进行检测:
  红外光源发射:红外光源(如镍铬丝加热棒)发射连续波长的红外光,覆盖CO₂(4.26μm)和SO₂(7.4μm)的特征吸收峰。
  气体池吸收:气体流经密封的红外检测池(长光路设计,通常10-50cm),其中CO₂会强烈吸收4.26μm波长的红外光,SO₂会吸收7.4μm波长的红外光,而O₂等其他气体对这两种波长无吸收。
  光信号转化:透过检测池的红外光被光电探测器(如硫化铅、碲镉汞探测器)接收,转化为电信号。信号强度与气体浓度成反比(浓度越高,吸收越强,透过光越弱)。
  四、数据计算:反推碳硫含量
  信号处理:电信号经放大器处理后,传输至数据处理系统(计算机及专用软件)。
  定量计算: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吸光度A=ε×L×c,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长度,c为气体浓度),软件通过校准曲线(预先用标准样品绘制)将吸光度转化为CO₂和SO₂的浓度。
  结果换算:根据化学反应式中的碳硫元素守恒,将CO₂和SO₂的浓度换算为样品中碳、硫的质量分数:
  碳含量(%)=(CO₂的摩尔数×12)/样品质量×100%
  硫含量(%)=(SO₂的摩尔数×32)/样品质量×100%
  结果输出:最终显示并打印碳、硫元素的含量,同时记录检测时间、样品编号等信息,支持数据存储与追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2 02:30 , Processed in 0.04049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