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8|回复: 0

紫外测油仪和红外测油仪的区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主题

2

回帖

44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44
发表于 2025-7-7 08: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工作原理
  • 紫外测油仪
    基于油类物质对紫外光的特征吸收特性,在pH≤2的条件下,用正己烷萃取样品中的油类,经脱水和硅酸镁吸附处理后,在22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通过标准曲线计算石油类含量。其核心原理为朗伯-比尔定律,即吸光度与油类浓度成正比。
  • 红外测油仪
    利用油类物质中CH₂、CH₃基团及芳香环的C-H键在红外波段的伸缩振动特性,通过测量2930cm⁻¹、2960cm⁻¹、3030cm⁻¹三个波数处的吸光度,结合标准曲线计算总油和石油类含量。其原理为红外光谱的分子振动吸收。
二、检测波长与光谱特性
  • 紫外测油仪
    使用单波长225nm的紫外光,检测油类物质在紫外区的特征吸收峰。该波长对石油类物质敏感,但可能受其他共存有机物干扰。
  • 红外测油仪
    采用多波长(2930cm⁻¹、2960cm⁻¹、3030cm⁻¹)红外光,通过分析不同基团的振动吸收峰,可区分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红外光谱的指纹特性使其抗干扰能力更强。
三、适用范围
  • 紫外测油仪
    • 优势场景:适用于低浓度水样(如地表水、地下水、海水)中石油类的快速检测,检出限低(可达0.01mg/L)。
    • 局限性:对高浓度水样或含动植物油的水样检测精度较低,需稀释或预处理。
  • 红外测油仪
    • 优势场景:适用于高浓度水样(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中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同步检测,检出限较高(通常为0.2mg/L),但定性定量准确。
    • 局限性:对低浓度水样灵敏度不足,且仪器成本较高。

四、操作复杂度与维护成本
  • 紫外测油仪
    • 操作:流程简单,无需复杂光谱扫描,直接读取吸光度值。
    • 维护:光源寿命较长(通常>5000小时),维护成本低,主要需定期清洁光学部件和更换萃取剂。
  • 红外测油仪
    • 操作:需进行多波长扫描和光谱解析,操作较复杂,需专业培训。
    • 维护:光源(如硅碳棒)寿命较短(约2000-3000小时),且需定期校准红外探测器,维护成本较高。

五、成本与性价比
  • 紫外测油仪
    • 初始成本:较低(约5万-15万元),适合预算有限的实验室或现场检测。
    • 长期成本:萃取剂(正己烷)价格较低,运行成本可控。
  • 红外测油仪
    • 初始成本:较高(约15万-30万元),因光学系统和探测器精度要求高。
    • 长期成本:萃取剂(四氯乙烯)和光源更换成本较高,但适用于高浓度样品检测,长期性价比取决于应用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7 22:07 , Processed in 0.0276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