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0|回复: 0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膜厚测量技术对比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0

回帖

39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39
发表于 2025-4-11 13: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膜厚测量技术根据是否与样品直接接触,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它们在测量原理、适用场景、精度等方面各有特点,以下是详细对比分析:  
​​1.工作原理​​  
​​(1)接触式测量​​  
接触式膜厚测量技术通过机械探头或探针直接接触样品表面,利用位移传感器或压力感应来测量厚度。典型设备包括​​千分尺、台阶仪、轮廓仪​​等。  
​​优点​​:直接测量,不受样品颜色、透明度或材质影响,适用于超薄膜(如半导体镀层)。  
​​缺点​​:可能划伤软质或敏感材料(如光刻胶、柔性薄膜),测量速度较慢,不适合大面积快速扫描。  
​​(2)非接触式测量​​  
非接触式技术通过光学、超声波、涡流或激光等手段间接测量厚度,无需物理接触样品。典型设备包括​​光学干涉仪、激光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等。  
​​优点​​:无损检测,适合脆弱或高价值材料;测量速度快,可实时扫描大面积。  
​​缺点​​:受样品特性限制(如光学法需要反射信号,涡流法仅适用于导电/磁性材料),环境因素(振动、温度)可能干扰测量结果。  
​​2.精度与分辨率​​  
​​接触式​​:  
分辨率可达​​0.1nm~1μm​​,适合高精度实验室测量。  
重复性高,但依赖探头的稳定性和校准状态。  
​​非接触式​​:  
分辨率通常在​​1nm~1μm​​之间,光学干涉仪精度最高,而超声波或涡流法的分辨率相对较低。  
重复性受环境因素(如振动、温度波动)和样品表面状态(如粗糙度、反射率)影响较大。  
​​3.适用场景​​  
​​(1)接触式适用场景​​  
​​半导体行业​​:测量纳米级薄膜(如晶圆镀层)。  
​​精密制造​​:硬质材料(金属、陶瓷)的绝对厚度测量。  
​​研发实验室​​:需要高精度数据的科研场景。  
​​(2)非接触式适用场景​​  
​​汽车涂层检测​​:快速无损测量油漆或电镀层厚度。  
​​柔性电子材料​​:避免探头损伤软质基底(如PET薄膜)。  
​​工业在线检测​​:高速自动化产线(如卷材薄膜厚度监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5-1 13:17 , Processed in 0.03861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