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基础骨架结构:
离子交换树脂由高分子聚合物(如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共聚物)构成三维网状骨架,提供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骨架上的交联度(二乙烯基苯含量)影响树脂的孔隙率和交换容量:交联度越高,孔隙率越低,但机械强度和选择性增强。 功能基团:
骨架上通过化学键连接固定离子(如磺酸基团 −SO3−、季铵基团 −N(CH3)3+)和可交换的活性基团(如 H+、Na+、OH−、Cl−)。功能基团的类型决定了树脂的酸碱性及交换离子的种类。
二、离子交换反应的本质- 可逆交换过程:
树脂上的固定离子(如 −SO3−)与溶液中的同性离子(如 Na+)发生交换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产物(如 H+ 或 OH−),同时树脂吸附溶液中的目标离子。例如:- 阳离子交换:
R−SO3−H++Na+⇌R−SO3−Na++H+ - 阴离子交换:
R−N(CH3)3+OH−+Cl−⇌R−N(CH3)3+Cl−+OH−
- 动态平衡:
交换反应是可逆的,当树脂吸附的离子达到饱和时,可通过再生剂(如 HCl、NaOH)将吸附的离子置换下来,恢复树脂的交换能力。
三、离子交换的选择性规律树脂对不同离子的交换能力遵循特定顺序,主要受离子价态、水合离子半径及树脂功能基团性质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