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0|回复: 0

数控平面磨床使用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0

回帖

37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37
发表于 2025-9-12 14: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启动数控平面磨床前,需完成准备与检查工作,这是保障设备安全运行和加工精度的基础。首先要清理机床工作台及周围区域,移除杂物、金属碎屑等可能影响加工的障碍物,同时检查磨床各部件是否完好,比如砂轮是否有裂纹、破损,防护罩是否牢固,各连接螺栓是否松动。接着查看润滑系统,确认润滑油的油位是否在规定范围内、油质是否正常,若油位不足或油质变质需及时补充或更换;还要检查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液充足且清洁,避免因冷却不足导致工件过热或砂轮磨损加剧。最后,需根据加工需求选择合适的砂轮类型和粒度,例如加工硬度较高的金属工件时,可选用刚玉类砂轮,并将砂轮正确安装在主轴上,确保安装牢固、同心度符合要求。
  完成准备工作后,进入开机与参数设置环节。首先按照设备操作规程接通磨床总电源,依次启动控制电源、主轴电源,待设备自检完成且无故障提示后,进入数控系统操作界面。在设置参数前,需明确工件的加工要求,包括加工尺寸(长度、宽度、厚度的目标值及公差范围)、表面粗糙度等。随后在系统中输入工件坐标系参数,通过手动操作将砂轮移动至接近工件的位置,利用寻边器或百分表等工具精确确定工件的零点位置,确保坐标系设定准确,这直接影响后续加工尺寸的精度。同时,根据砂轮类型、工件材料以及加工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磨削参数,如主轴转速(一般砂轮线速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避免过高导致砂轮破裂或过低影响加工效率)、进给速度(粗磨时可适当提高进给速度以提高效率,精磨时需降低进给速度保证表面质量)、背吃刀量(每次磨削的深度,粗磨时可设置较大背吃刀量,精磨时需减小至0.001-0.005mm,防止工件变形)。
  参数设置完成后,进入手动调整与对刀阶段,这一步是确保磨削位置精准的关键。通过数控系统的手动操作模式,控制工作台带动工件移动,或控制砂轮架移动,使砂轮缓慢靠近工件待加工表面。在接近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砂轮与工件的相对位置,可借助放大镜或机床自带的观察装置辅助判断,避免砂轮与工件发生剧烈碰撞。当砂轮接近工件表面至一定距离(通常为0.1-0.2mm)时,切换至微调模式,缓慢移动砂轮,直至砂轮与工件表面轻微接触,此时记录数控系统显示的坐标值,完成对刀操作。对刀完成后,还需手动移动砂轮至安全位置,再启动主轴空转一段时间(一般为3-5分钟),让砂轮达到稳定的转速,同时检查冷却系统是否正常喷射冷却液,确保各环节运行无误。
  接下来进入自动磨削加工阶段,这是实现工件精密加工的核心环节。在确认手动调整与对刀无误后,将数控系统切换至自动运行模式,启动磨削程序。加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密切关注磨床的运行状态,通过观察窗查看砂轮与工件的磨削情况,注意倾听设备运行的声音,若出现异常噪音(如砂轮摩擦异响、轴承异响等)或振动,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停止设备运行,排查故障原因(可能是砂轮磨损严重、工件装夹松动、磨削参数设置不合理等),待故障排除后再重新启动加工。同时,需定期检查工件的加工尺寸,可在磨削过程中暂停设备,使用千分尺、百分表等精密测量工具测量工件的厚度、平面度等参数,若发现尺寸偏差,需及时调整数控系统中的磨削参数(如修正背吃刀量、调整进给速度等),确保工件加工精度符合要求。
  加工完成后,需进行规范的停机与清理工作,为下次使用做好准备。首先按下数控系统的停止按钮,待砂轮完全停止转动、工作台停止移动后,关闭主轴电源、控制电源,最后切断总电源。接着清理机床工作台,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清除工作台上的金属碎屑、砂轮粉末等杂物,注意使用时需避免对着设备的电气元件和精密部件喷射,防止灰尘进入影响设备性能。然后清理砂轮表面残留的碎屑,检查砂轮的磨损情况,若砂轮磨损严重或出现裂纹,需及时更换新砂轮。同时,清理冷却系统的冷却液箱,去除冷却液中的杂质,若冷却液污染严重需更换新的冷却液,并检查冷却液箱的密封性,防止冷却液泄漏。最后,整理好加工工具、测量仪器,做好设备运行记录,记录本次加工的工件信息、磨削参数、设备运行状况等,以便后续查阅和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13 23:44 , Processed in 0.05746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