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4|回复: 2

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使用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4-10-14 07:47
  • 签到天数: 48 天

    [LV.5]常住居民I

    232

    主题

    163

    回帖

    1983

    积分

    版主

    积分
    1983
    发表于 2025-8-20 08: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米外观品质检测仪是一种利用图像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快速、客观、精准评估大米外观特性的设备,可检测粒型(长宽比、面积)、颜色(白度、黄度)、垩白度、透明度、裂纹、病斑、杂质等关键指标。以下是其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的详细说明:
    一、仪器组成与核心功能
    • 硬件部分
      • 高分辨率摄像头:通常采用工业级CCD或CMOS传感器,分辨率≥500万像素,确保米粒细节清晰;
      • 背光光源:均匀分布的LED光源,提供无影照明,消除光线干扰;
      • 载物台:可调节角度的透明玻璃或塑料平台,用于放置待测米样;
      • 计算机/控制终端:内置分析软件,支持图像采集、处理及结果输出。
    • 软件部分
      • 图像预处理模块:去噪、增强对比度、分割米粒与背景;
      • 特征提取算法:计算粒型、颜色、垩白等参数;
      • 数据管理系统:存储检测结果,生成报表并支持导出(Excel/PDF)。

    二、使用前准备
    • 样品准备
      • 取样量:根据仪器要求,通常取100-200粒大米(约5-10g),确保代表性;
      • 预处理
        • 去除碎米、杂质(如石子、稻壳);
        • 若检测垩白度,需避免米粒表面沾水(水分会影响垩白区域识别);
        • 异色粒(如黄粒米)需单独分类检测或提前剔除。

    • 仪器校准
      • 光源校准:开启背光光源,检查亮度是否均匀(无暗区或过曝);
      • 标定板校准:使用标准米粒模型或标定板,调整摄像头焦距和角度,确保图像清晰;
      • 软件参数设置:根据大米品种(籼稻/粳稻)选择对应的检测模式,设置阈值(如垩白面积占比≥5%为异常)。

    三、操作步骤
    • 放置样品
      • 将待测米粒均匀平铺在载物台上,避免重叠或堆积(重叠米粒需手动分离);
      • 关闭仪器防护罩(若配备),防止外界光线干扰。
    • 图像采集
      • 启动软件,点击“开始检测”或“拍照”按钮,摄像头自动拍摄高清图像;
      • 软件实时显示图像,检查米粒是否完整、清晰,必要时调整载物台位置或补光。
    • 数据分析
      • 软件自动识别米粒轮廓,分割单个米粒并计算以下指标:
        • 粒型参数:长(L)、宽(W)、长宽比(L/W)、面积(S);
        • 颜色参数:白度(L值)、黄度(b值)、红绿值(a*值);
        • 垩白度:垩白区域面积占米粒总面积的百分比;
        • 透明度:通过灰度值或透光率评估;
        • 裂纹/病斑:检测表面缺陷数量及面积占比。

    • 结果输出
      • 软件生成检测报告,包含各指标的平均值、标准差、分布图及异常值提示;
      • 支持导出数据至Excel或PDF格式,便于后续分析或存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2

    回帖

    36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36
    发表于 2025-8-20 08: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您的帖子,豁然开朗,感激您的指引和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主题

    15

    回帖

    67

    积分

    技术员

    积分
    67
    发表于 昨天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完了,很全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8-30 05:25 , Processed in 0.0310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