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金属物测定仪的检定需依据相关规程确保准确性,其检定规程涵盖环境条件、检定工具、检定项目与方法以及检定周期等多个方面,以下为具体介绍: 环境条件- 温度:应在5℃~35℃之间进行检定,温度变化不应过大,否则会影响仪器的稳定性。也有说法认为温度应在15℃~30℃之间。
- 湿度:相对湿度应在5%~85%RH之间,以保证仪器的密封性能和测量精度。也有说法认为相对湿度应在50%~80%之间。
- 电磁干扰:应避免强电磁场对仪器的干扰,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检定工具需要使用精度较高的天平、磁力计、电源适配器、电源线等工具。 检定项目与方法- 外观检查:检查仪器外观是否完好,按键、显示屏等部件是否正常工作。
- 磁力测试:测量仪器对磁场的感应强度,以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可以采用磁场感应强度测量仪进行测量。
- 测量精度:对已知的磁性物质进行测量,检验仪器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选取不同含量的磁性物质进行多次测量,并记录数据。
- 稳定性测试:在不同时间段内对同一磁性物质进行多次测量,以检验仪器稳定性。
- 抗干扰能力测试:在存在较强电磁干扰的环境下进行测试,以评估仪器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存在较强电磁干扰的设备附近进行测试,并记录干扰强度和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 其他项目:包括测量范围、示值误差、磁化率与磁场强度关系曲线、功能测试(如数据存储、数据输出等)等。
检定周期- 磁性金属物测定仪的检定周期应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检定。
- 检定周期内,检定证书有效期为三个月。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重新检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