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7|回复: 0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为什么用电解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0

回帖

32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32
发表于 2025-8-1 14: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电阻法颗粒计数器必须使用电解液作为介质,这一设计是由其核心工作原理——库尔特原理决定的,主要基于以下四点关键原因:
​​1. 导电性:实现电阻信号变化的物理基础​​
电阻法的核心是通过颗粒通过微孔时引起的电阻变化来检测颗粒。电解液具有高导电性,当颗粒(不导电或弱导电)置换电解液时,孔道内电解液的横截面积减小,导致电阻瞬时增大。若使用非导电液体,电阻变化幅度极小甚至无法检测,信号会淹没在仪器噪声中,导致灵敏度丧失。

​​2. 离子传导:维持稳定电流回路​​
电解液中的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形成稳定电流。颗粒通过微孔时,虽然置换了部分电解液,但离子仍能通过颗粒周围的狭窄间隙传导电流,使电阻变化成为可测量的瞬态脉冲信号。若液体不导电,电流无法形成回路,仪器无法检测到任何信号。此外,电解液的离子强度需严格控制,过高可能导致电流过大损伤传感器,过低则信号噪声增加。

​​3. 润湿性与颗粒悬浮:保障颗粒均匀通过微孔​​
电解液具有良好的润湿性,能充分浸润微孔内壁及颗粒表面,避免颗粒因表面张力吸附在孔道入口或内壁,确保颗粒以单列形式稳定通过检测区。同时,电解液可分散颗粒并维持其悬浮状态,防止沉降或团聚导致的检测误差。例如,在制药领域检测药液中蛋白质聚集体时,电解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可进一步抑制颗粒聚集,提升计数准确性。

​​4. 化学兼容性:保护仪器与样品​​
电解液的化学性质需与微孔材料及待测样品兼容。若使用酸性或强氧化性液体,可能腐蚀电极导致信号漂移,或破坏样品完整性。此外,电解液的pH值和渗透压也需匹配样品特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10-29 22:53 , Processed in 0.03878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