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动火作业 定义:
在易燃易爆场所或设备上,使用明火、电焊、气割、打磨等可能产生火花、高温或火焰的作业。 关键特征: - 涉及火源或高温(如焊接、切割、喷灯等)。
- 需防范火灾、爆炸风险。
- 需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证》(依据GB 30871)。
典型场景: 2. 受限空间作业 定义:
进入封闭或部分封闭、通风不良、可能存在有毒有害气体或缺氧环境的空间作业。 关键特征: - 空间受限,进出口狭窄(如储罐、地下管道、反应釜)。
- 可能积聚有毒气体(如H₂S、CO)或氧气不足(<19.5%)。
- 需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证》。
典型场景: 3. 动火作业与受限空间作业的区别 对比项 动火作业 受限空间作业
核心风险 火灾、爆炸 中毒、窒息、爆炸(可燃气体)
作业内容 明火或高温操作(如焊接) 进入封闭空间(如检修、清理)
许可证 动火安全作业证 受限空间作业证
安全措施 隔离可燃物、消防器材 通风、气体检测、呼吸防护
检测重点 可燃气体浓度 氧气含量、有毒气体浓度
典型场景 油罐外壁焊接 进入反应釜内维修 4. 两者结合的特殊情况 当在受限空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如储罐内部焊接): - 需同时办理两种作业证(动火证+受限空间证)。
- 采取双重措施:
- 持续通风+气体监测(防止可燃/有毒气体积聚)。
- 配备消防器材和应急救援设备(如正压式呼吸器)。
示例:
在化工厂的反应釜内进行动火修补时,需: - 检测釜内氧气(19.5%~23.5%)和可燃气体浓度(<0.5%)。
- 使用防爆工具,外部设专人监护。
总结 - 动火作业的核心是控制火源,防火灾爆炸。
- 受限空间作业的核心是防窒息中毒,需通风和气体检测。
- 若两者交叉,需叠加管控措施,风险更高,管理更严格。
提示:GB 30871-2022对两类作业的审批流程、防护要求和监护责任均有明确规定,企业需结合标准制定细化规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