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5|回复: 0

煤灰熔融性的测定方法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2

回帖

36

积分

助理技师

积分
36
发表于 2025-7-1 0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灰锥制作
  • 灰样准备: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按GB/T 212规定将其完全灰化,然后用玛瑙研钵研细至0.1mm以下。
  • 灰锥成型:取1-2g煤灰放在瓷板或玻璃板上,用数滴糊精溶液(或水、100g/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润湿并调成可塑状,然后用小**铲入灰锥模中挤压成型。将模内灰锥小心地推至瓷板或玻璃板上,于空气中风干或于60℃下干燥备用。
二、测定步骤
  • 灰锥固定:在弱还原性气氛中测定时,用糊精溶液将少量氧化镁调成糊状,用它将灰锥固定在灰锥托板的三角坑内,并使灰锥垂直于底面的侧面与托板表面垂直。
  • 放入高温炉:将带灰锥的托板置于刚玉舟上。如用封碳法来产生弱还原性气氛,则预先在舟内放置足够量的碳物质(如石墨粉、无烟煤)。对于特定高温炉,一般可在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15-20g,两端放置无烟煤40-50g(对气疏高刚玉管炉膛),或在刚玉舟中央放置石墨粉5-6g(对气密刚玉管炉膛)。
  • 加热观察:打开高温炉炉盖,将刚玉舟徐徐推入炉内,至灰锥位于高温带并紧邻热电偶热端(相距2mm左右)。关上炉盖,开始加热并控制升温速度:900℃以下为15-20℃/min,900℃以上为5±1℃/min。
  • 记录温度:随时观察灰锥的形态变化(高温下观察时,需戴上墨镜),记录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
    • 变形温度(DT):灰锥尖端或棱开始变圆或弯曲时的温度。
    • 软化温度(ST):灰锥弯曲至锥尖触及托板或灰锥变成球形时的温度。通常以软化温度作为衡量煤灰熔融性的主要指标。
    • 半球温度(HT):灰锥变形至近似半球形,即高约等于底长的一半时的温度。
    • 流动温度(FT):灰锥融化展开成高度在1.5mm以下的薄层时的温度。
  • 结束试验:待全部灰锥都达到流动温度或炉温升至1500℃时断电、结束试验。待炉子冷却后,取出刚玉舟、拿下托板,仔细检查其表面。如发现试样与托板作用,则另换一种托板重新试验。

三、气氛控制
  • 弱还原性气氛:煤灰熔融性测定通常在弱还原性气氛中进行,以模拟煤炭在锅炉中的实际燃烧环境。可通过封碳法或通气法产生弱还原性气氛。
  • 氧化性气氛:如需在氧化性气氛下测定,则刚玉舟内不放任何含碳物质,并使空气在炉内自由流通。
四、精密度与报告
  • 精密度:煤灰熔融性测定的精密度需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如重复性限和再现性临界差等。
  •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试样编号、依据标准、灰锥的四个熔融特征温度(计算重复测定值的平均值并化整到10℃报出)、试验气氛性质及控制方法、托板材料及试验后的表面状况、试验过程中产生的烧结、收缩、膨胀和鼓泡等现象及其相应温度等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制造论坛 ( 浙B2-20090312-57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3 18:25 , Processed in 0.03156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