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皿的正确使用方法
比色皿是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器具,它通过测量光通过样品溶液时的吸收情况,来确定样品的浓度。为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正确使用非常重要。以下是正确使用方法:1. 清洁
在每次使用前,确保清洁干净。任何残留物或污渍都会影响测量结果。
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反复冲洗,避免使用自来水,因为水中的杂质可能会干扰实验结果。
2. 装样
在皿内加入适量的样品溶液。确保溶液的体积适当,通常不要超过容量。
不要超过容量范围,以免影响光的透过和光路。
用 移液管 或 滴管 将样品溶液准确加入皿内,避免溶液外溅到皿外。
3. 安装
安装时,确保其光程方向与光路方向一致。
两面应该保持干净,避免指纹、污渍或划痕。使用清洁的布或纸巾轻轻擦拭的外面,但要避免擦拭内壁。
如果使用的是具有光程调节的设备,请确保比色皿放置正确。
4. 校准仪器
在进行样品测量之前,通常需要进行 零点校准。可以使用空白溶液(与样品溶液相同,但不含待测物质)进行校准。
将空白溶液装入比色皿,放入光谱仪或分光光度计中,调整仪器至零点。确保空白溶液不含干扰物质,且保持干净。
5. 测量样品
将装有样品溶液的比色皿放入光谱仪或分光光度计中,确保放置方向正确,且不要有气泡或杂质影响测量。
仪器开始工作时,确认其测量波长(如紫外、可见光或近红外)与待测物质的吸收特性匹配。
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避免在测量过程中碰撞或移动。
6. 避免气泡和污染
在装样时,要小心避免气泡产生,因为气泡会影响光的通过,导致测量不准确。
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光学表面,避免留下指纹或污渍。
在处理时,可以佩戴手套,以保持清洁。
7. 测量完毕后的处理
测量完成后,将比色皿取出,尽量避免直接用手触摸其内外壁。
清洗,尤其是当用于不同的样品时,要清洁干净,避免交叉污染。
清洗后可以自然晾干,或者用去离子水冲洗,并晾干。
8. 存储
存储时,应放置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其受到冲击或污染。
如果有盖子,应将比色皿盖好,避免灰尘进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