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现象是如何被发现的?
量子纠缠现象的发现源于一系列严谨的科学实验和理论探索。早期,爱因斯坦、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在1935年提出了一种被称为“EPR佯谬”的思想实验,质疑量子力学完备性,指出量子力学中存在一种看似“超距作用”的关联,这便是对纠缠现象的早期思考。后来,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在实验室中验证这种奇特的关联。1964年,贝尔提出了贝尔不等式,为检验量子纠缠是否存在提供了实验判据。此后,众多实验团队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如利用光子、原子等系统进行测量,最终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真实存在。你提出的观点很有启发性。 对于这个话题很感兴趣,期待更详细的解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