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链机电 发表于 2025-2-26 09:32:05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要求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敷设要求虽然有很多共同之处,但由于它们的功能和使用环境不同,敷设要求也有所差异。以下是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主要敷设要求:
1. 动力电缆敷设要求:
    敷设位置:一般用于电力系统中传输较大功率的电能,敷设时应避免与其他电缆交叉,特别是高压电缆,应与低压电缆、控制电缆保持适当的间距。
    敷设方式:可采用地下、架空或管道敷设。地下敷设时,应使用专门的电缆管道或电缆沟,确保电缆不受外力损伤。架空敷设时,电缆应采用专用吊具,避免直接与支撑物接触。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敷设时,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制造商要求,避免过度弯曲导致绝缘损坏或电缆寿命缩短。
    电缆敷设的温度要求:敷设环境的温度范围应根据电缆的类型和设计要求进行选择,避免在高温或寒冷环境下敷设。
    电缆防护:在容易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如电缆通过地面或交叉部分),应使用保护管或电缆槽进行防护。
2. 控制电缆敷设要求:
    敷设位置:一般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传输信号和数据。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与高电流电缆交叉,以防电磁干扰。若交叉,应采取屏蔽措施。
    敷设方式:采取地下敷设、架空敷设或通过电缆槽敷设。在潮湿或易发生腐蚀的环境中,应选用具有防水、防腐蚀功能的电缆。
    电缆敷设的弯曲半径:在敷设过程中也要遵循弯曲半径的要求,过度弯曲可能会影响电缆的信号传输质量。
    电缆的隔离要求:一般用于低电压信号的传输,因此应注意与高电压电缆的电气隔离,以避免信号干扰或电气故障。
    电磁干扰防护:由于常常用于精密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电缆本身需要具备抗干扰能力。对于需要高抗干扰性能的电缆,应选择具有屏蔽层的电缆,避免外部电磁干扰。
3. 共性要求:
    电缆接头和接线端子的处理:电缆的接头和接线端子应固定牢固,并且连接部分要进行绝缘和防水处理,避免短路或接触不良。
    标识和记录:电缆在敷设时应标明电缆类型、用途和编号,便于后期维护和检修。
    安全性:敷设过程中,应确保电缆无任何损坏,且在使用过程中电缆应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如防火、防爆等要求。
    敷设环境的清理:在敷设电缆之前,应清理敷设路径上的杂物,确保电缆的敷设环境整洁,避免对电缆造成潜在损伤。
总的来说,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敷设要求都非常注重电缆的安全性、长期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工作环境,选择合适的敷设方式和保护措施,能够有效确保电缆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地下交通员 发表于 2025-3-6 12:01:36

mark一下,以后肯定会用到,谢谢楼主!

天津电缆厂 发表于 2025-3-14 14:08:41

动力电缆敷设要求
[*]安全间隔: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能敷设在一起,须保持一定的安全间隔距离,以防止动力电缆故障时影响到控制电缆。通常要求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之间有300mm的间距(或者载流量足够大时)。
[*]不同层敷设:如果动力电缆需要分多层敷设,每层之间应保持至少300mm的间距。
[*]桥架内敷设:动力电缆在桥架内敷设时,应确保桥架内电缆容积率不超过40%,以免加速电缆绝缘老化。
[*]直埋要求:直埋敷设的电缆与铁路、公路或街道交叉时,应穿于保护管,保护范围应超出路基、街道路面两边以及排水沟边0.5m以上。
控制电缆敷设要求
[*]敷设环境:控制电缆在敷设时,由于经常穿越路面、公路桥梁和隧洞等,需要注意电缆头不要浸在水中的情况,以及避免外护线套被刮烂。
[*]支撑点选择:敷设控制电缆时,应选择硬实平整的地面支撑电缆轴,并确保使用的支撑架运行灵便、牢固。
[*]辅设管道:为便于未来的升级和更换,建议在控制电缆敷设时辅设管道,以提供额外的保护和方便维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动力电缆和控制电缆敷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