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达机电 发表于 2025-1-17 10:35:32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

  原子力显微镜(AFM)主要有以下几种工作模式,每种模式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样品和测量需求:
  1. 接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探针与样品表面保持持续接触。
  探针通过接触力与表面相互作用,悬臂梁会弯曲或偏移,这些变化用来记录表面的形貌。
  适用于硬质或平坦的样品,提供较高的分辨率,但可能会对软性样品造成损伤。
  2. 非接触模式    探针与样品表面保持一定距离,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表面间的长程力(如范德华力)进行相互作用。
  适用于软性或敏感的样品,因为探针不接触样品表面,避免了物理损伤。
  该模式的分辨率较低,但能够对样品表面的细节进行更温和的观察。
  3. 轻敲模式
  探针在接触和非接触之间交替振动,与样品表面进行轻微的接触。
  这种模式结合了接触模式和非接触模式的优点,适用于软性样品,能够提供较好的分辨率并减少表面损伤。
  常用于测量材料的表面形貌和力学特性,特别是软材料和生物样品。
  4. 力距离曲线模式
  该模式下,探针与样品表面逐渐接近,记录探针与样品之间的力与距离变化关系。
  适用于测量样品的力学性质,如弹性模量、粘附力等。
  这些不同的模式使得AFM能够根据不同样品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从而获得所需的表面形貌和物理特性信息。

半世迷离゜ 发表于 2025-1-17 11:42:46

期待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

贝碧嘉 发表于 2025-1-17 12:16:14

再次感谢你的分享,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此类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模式